冰糖葫芦

诡秘之主/恐怖屋/一条努力苟日子的咸鱼

以菲斯克电视符码理论分析电影《少年的你》


(图源豆瓣用户@林野Zeroye


摘要:

本文运用约翰·菲斯克的电视符码理论对国产电影《少年的你》进行媒介语言分析,从影片的符码、叙事、惯例等方面入手,通过解构影片的技术符码、再现性符码,揭示了本片三层意识形态内涵的维度:性别、阶级、年龄,并进一步阐释了本片的文化背景,对影片主题意义的挖掘进行一定的批判性分析。


2019年上映的国产青春片《少年的你》聚焦现实主义题材校园霸凌现象,总票房突破15.5亿,豆瓣评分8.3,可谓叫好又叫座。作为一个比较成功的大众文化产品,本片蕴含多重的符码和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

一、“现实”符码:高考背景下的残酷青春

菲斯克的三层电视符码的第一层为社会符码,即媒介借以解读“现实”的符码,而所谓“现实”,是已经被制了码的,“变成了对受众来说是一种适当的文化文本了”。本片开头五分钟之内,就将高考临近的社会背景紧凑地呈现给读者,具有很强现实性。

从外表和服装讲,学生们穿着当代年轻人熟悉的蓝白色宽松校服,按照学校的严格规定不化妆不染发,许多人带着眼镜;从环境讲,镜头特写裱起来的“先进高考复读中心”奖状,字幕“耀弘高考复读中心 理十班”,堆积如山的课本和参考资料,教室后面黑板上百分比写着醒目的高考倒计时,教学楼外墙贴着一排排红色的励志标语;从演员(学生)的行为和表情来讲,他们在教室里不停地念书,考试前捏着耳朵神态紧张,镜头给了笔尖划过试卷特写,影片后期有头有尾地拍摄了高考后学生们在学校里撕书,书页像一场大雪般纷纷扬扬飘下的场景;从声音来讲,教室里嘈杂的背书生,听力考试的标准英语,都烘托了高考争分夺秒学习的紧张气氛。


(英语书眼熟不?在课本上记名人名言,干过类似的事情不?)

校服、高考倒计时、励志标语、试卷……这些人们反复使用的标志和符号,既可视为构成了关于“高考”这一中国人集体回忆的“惯例”。对于菲斯克来说,符码是“互文性”的中介和纽带,借助符码,文本就可以在构筑我们的文化世界的意义网络中得以相互关联。以高考——这场中国全民关注度最高的考试为“现实”背景,令影片前的许多观众立刻就对电影产生了代入感与深切的关联感。


 二、再现性符码:校园霸凌与青涩情感的交叉叙事

菲斯克电视符码理论的第二层为再现性符码,即运用摄影、用光、编辑、音乐、声音等技术符码再现叙述、冲突、人物、行动、对话、布景、表演等故事和叙事层面的内容。

本片叙事结构主要为线性结构(在开头结尾有环形结构,将于第四部分详细陈述),明线是女主角陈念遭遇校园暴力的起因经过结果,暗线是她和男主角小北(刘北山)情感相识并产生情感。下面以部分片段为例分析技术符码在叙事中的运用。

第一,镜头符码:丰富的大特写镜头。

影片通过这些大特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

例如,在闪回中,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胡小蝶眼眶微红、神情委屈的大特写,体现了她温顺绵软、不敢反抗的性格。配上她的台词“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呀”,胡小蝶之死不仅初次揭开校园暴力施害者的残忍,更表达了对众多冷漠的围观者的谴责。


校园暴力施害者魏莱,她的特写镜头总是乖巧甜美、活泼可爱的样子,与逼死同学的“校霸”作风形成极大反差,对比凸显了此人表里不一、擅长伪装的性格。


(虽然她是反派但我真的好喜欢她5555)

第二,对称式构图和对比式打光。小北保护陈念在自己家安心复习高考,陈念的脸在灯光下,干净白皙,暗示她虽然家庭贫穷但是身世“干净”,高考后有光明的未来;小北的脸在阴影里,带着打架留下的伤痕,暗示他前路晦暗不明(剧情后期险些被判强奸罪)。同时这个场景也与下一句台词,引用王尔德的“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呼应,陈念一心希望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她在贫穷和暴力的泥淖里仰望着美好的未来。既体现了受害者在成年人缺席的情况下坚韧面对校园暴力的不屈意志,也体现男女主角抱团取暖,互相了解,感情逐渐发展。


(这一幕感觉挺美好的,诶~不过好像截图没有在电脑上看的时候感觉对比那么强烈φ(>ω<*)   

第三,影片中段的交叉叙事和碎片化剪辑。女主角安静乖巧、每天认真学习的生活和男主角兵荒马乱、经常打架斗殴的生活穿插着呈现于受众眼前,而两人的汇聚点在于男主角每天走在女主角身后保护她上下学,展现了两人跨越原本不同的生活轨迹的相守相知的青涩感情,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校园暴力的可怕——经常群体施暴,发生地点不局限于校内,受害者一旦落单就有可能遭遇危险。

 

三、意识形态符码:性别、阶级、年龄与家庭

第三层符码是意识形态符码,以上再现均被纳入意识形态符码,获得社会的承认。本片主要蕴含了性别、阶级、年龄与家庭这三个维度的意识形态符码。

 

(一)性别维度:男权制

从性别维度观察,本片既诚实地反映了现实世界中施暴者对女性的羞辱诽谤,具有一定引人思考的积极意义,也存在女性角色脸谱化、女性权威缺失等问题。现实和影片性别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男权社会,男性控制了话语权,甚至连女性也正在被男权的意识形态教化着。

角色设计。菲斯克在《电视文化》中写:“电视剧中的人物并非仅仅是单个人物的再现,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编码,是意识形态价值的化身”

本片中,主要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女性,主要女性角色的刻画非常“典型”:要么是聪明漂亮的坏女孩;要么是柔弱善良、需要男性保护的“小白花”。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施暴者(魏莱和她的跟班)和受暴者(胡小蝶、陈念、由施暴者转为受暴者的徐渺)都是女性,但现实中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受暴者男性比例常常高于女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意识形态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关系,是对现实的扭曲反映。

帮助校园暴力受害者女主角的人几乎都是男性。这些正面的角色包括护送她上下学、帮她报复施害者甚至差点帮她扛罪的男主角刘北山;同情她的警察郑易(名字隐喻“正义”),关心她的好学生李想。电影中代表权力机关的警察大多是男性,只有一位女性,男警察富有正义感、聪明,女警察被刻画成尖锐、咄咄逼人的形象;学校中的权力阶层老师、校长,也都是男性。

大众文化和传媒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一种“拟态环境”: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和大部分是女生,从而加深了性别刻板印象——女生要不就是心机深重、道德低劣的,要不就是柔弱无力的,前者应该被男性管理,后者需要得到男性帮助。就像波伏娃在《第二性》第一卷的扉页上引用了毕达哥拉斯的一段话:“有一个产生了秩序、光明和男人的好本源和一个产生了混乱、黑暗和女人的坏本源。”

影片也反映了现实问题。电影中校园暴力的特征:群体施暴、脱衣拍照——对女性的身体羞辱。另外,多次出现对受害者的污名化——暗示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原因是她可能凭借自己的身体或相貌与男性发生不正当关系。比如,“你长得不怎么样啊,怎么那么多男人帮你,是不是身材很好啊?”;“她只要楚楚可怜,就有男人保护她”;“圣母婊”。吊诡的是,说出这些台词的人也是女性。

 

(二)阶级维度:阶级固化的恐惧

从家居环境、父母人物设计(穿着、谈吐、职业)等多方面符码结构,不难看出受害者陈念是底层阶级,施害者魏莱的家庭应该属于上层阶级,她们刚好形成对比的人物形象。

底层有着跨越阶级的梦想。负债累累的陈念妈妈和陈念盼望后者考上好大学,然后一起在北京开始新生活,这几乎是母女俩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唯一希冀,以至于和小北感情甚笃又性格善良的陈念居然违背良知和法律同意小北替自己顶罪,这反映底层阶级只能寄希望于通过教育跨越阶级的鸿沟,但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和途径比较有限。即使拼命努力,可能大部分底层最好的结局也就是混成中产阶级(陈念高考成绩很高,但有案底,后来成为教育机构老师,补习教师的行业收入高低悬殊大,因此只能判断她有稳定的工作而已),一不小心就会梦想破灭,就像陈念在高考前一个月遭到校园霸凌,即使后来没有失手杀人,也可能影响身心状态影响成绩。

上层逐渐阶层固化。像魏莱这样出身优越的、精明的利己主义者,如果不是戏剧化地被意外杀死,长大后她会成功的概率恐怕远高于只会拼命读书的陈念。不仅家庭也给她提供更丰富的教育和社会资源,而她犯错的成本远低于陈念,比如即使校园暴力被停学家庭也可以给她同很好的学习资源和富足的生活环境以安稳备考,给别人拍脱衣视频随随便便就能拿出足够给一个家庭还债的金钱来安抚对方不要报警。在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家庭教育之下,她或许更能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这点从她在学校就能轻而易举成为小团体头目便可以预见,学校也是微型的社会。

精英家庭之女成为精英,阶级就是这么固化的。


(三)年龄与家庭:权力的边界

意识形态是表现和服务于统治关系的主要方式。年龄也是意识形态分析的要点之一。儿童(此处指18岁以下未成年人)与成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力关系,而两者之间的边界也正在于这一权力关系。成年人掌握权力,负有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的义务,未成年人应该听成年人的话,努力长大——这是影片传达的主流意识形态观念。

尽管在影片中,成年人——家长、学校、警察,比未成年的施害者和受害者显然拥有更多权力,但是当校园暴力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利,成人并没提供应有的保护——警方对施暴者毫无办法,家长是缺席的、不负责任,甚至家长对未成年人实施了另一层家庭暴力。

影片刻画了许多典型人物,比如父母缺位而遭遇暴力的陈念,父母缺位而沦为混混的小北,因家庭压力和冷暴力而变成性格扭曲的施暴者的魏莱,有着校园暴力的实施者和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双重身份的徐渺,这些形象作为一种象征码,生动地表现留守儿童、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等抽象的观念和现象。

但是影片的最后,叙事依然展现了成年人的正面形象并表达未成年人要依靠成年人的观念——警察郑易为少女陈念指明道路,陈念自首,她受到了公正的审判,长大后成为辅导老师,守护另一个校园暴力受害者。结局美好,但是否符合现实呢?比如留有过失杀人罪案底的陈念真的可以成为辅导机构老师吗?是否会受到就业歧视?如果郑易不劝她自首她是否会有更幸福的人生?


四、文化背景

媒介人编码时,必须充分考虑自身和受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符合社会文化规范的媒介产品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获得向大众推广的机会。对于电影,通过广播电视总局审查的电影才能与观众见面。《少年的你》,经历过多次撤档,作为一部被《人民日报》新媒体定性“题材敏感”的电影,其社会文化背景值得讨论。

影片主线为线性结构,但是开头结尾的字幕和剧情都首尾呼应,呈现环形叙事结构

从字幕看,开头长达10秒的时间内全屏黑幕白字写道“校园霸凌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暗示不是只有中国有;“老师和学校是抵御的前线,家长、公安机关乃至社会是守护校园安全的后盾”——因此社会大众应该信赖中国的家长、学校和公安机关有守护校园的能力。结尾与开头对应,男主角小北扮演者易烊千玺念出字幕上中国应对校园霸凌的多项措施,电影展现了中国直面校园暴力现象的决心,增强了观众对于政府的信心,这部敏感题材电影反而被寄予了教化和“维稳”的期望。

从剧情看,开头接连放了男、女主角微笑的大特写,预示尽管经历艰难但最终是好结局。开头结尾展示女主角长大后在一家教育机构做老师上英语课,课上一名小女孩满脸隐忍着委屈,暗示可能又是一次校园霸凌;下课后女主送它回家,男主笑着走在后面保护她们,可能男女主角为代表的外部力量的主动介入与帮助下,小女孩不会遭遇女主角以前的痛苦,暗示随着时间推移和国家制度的完善,校园霸凌事件将得到妥善解决,悲剧不再重演,因此这里的环形叙事不是单纯的闭环,而是呈现了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开头结尾的字幕和台词似乎也颇具深意。女主角教孩子们读“This used to be our playground(字幕:这里曾是我们的乐园)”,一语双关,既表示女主已经长大,校园生活是过去式了,也可能代表由于经历校园暴力,校园对于女主来说不再是乐园。她又读“This is our playground(字幕:这里是我们的乐园)”,因为这一代孩子们在政府、社会、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将面临更少的校园暴力,学校就成为真正的乐园了。


五、总结

电影通过现实符码建构代入感极强的“高考”为事件背景,再现了校园暴力的残酷和少年男女间纯真的感情,从而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男权制、阶层思想、成年人掌权的意识形态,达到“现实、再现和意识形态融合成一种连贯的、看起来是自然的统一体”的维度,意义便产生了。这种意义使男性、上层阶级、成年人作为统治方主导的意识形态合法化,潜移默化地为大众所接受。

看电影是大众自觉自愿参与生产意义的过程,而不是被强迫接受一套现成既定意义的过程。这体现了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表达的观点:大众传播的发展是社会控制的新机制,统治集团的思想可以通过这种机制得到宣传和扩散,从而操纵和控制从属集团的认识。

最终的理想结果是达到卢克斯三向度的权力观的程度,有权者可以塑造人们的思想和认同,“使人们接受他们在既有秩序中的地位,这或是因为他们认为或想象这是别无选择的,或认为这是自然的和不可改变的,或是因为他们视之为天意注定的和有意的”,正如电影外的受众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受害者是女性,拯救者是男性”或“成人救赎未成年人”这类“常识”。

此外,影片也有结局缺乏真实、焦点过于分散的缺陷。影片中陈念由于小北的保护少受很多罪,最后两人收获美好结局。但是,这是否在传达一种将摆脱校园霸凌寄希望于爱情的价值观呢?这似乎是变形的白马王子拯救灰姑娘的童话。白马王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像胡小蝶一样没有人保护一样的受害者要靠谁来解救呢?

结合电影之外的明星网络营销,主角感情线隐隐有喧宾夺主、关注度超过校园暴力这一主题的趋势。许多观众看完电影的第一反应不是对校园暴力的思考,而是“男主角很帅”“他们之间的爱情太感人了”。这警惕着媒介生产者们,在大众传播的时代,受众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有更多解读媒介语言的自由,成为“主动的参与者”,享受到了“符号民主”,但与之相伴的,是误读文本内涵、忽视现实意义“娱乐至死”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陆道夫.菲斯克媒介文化研究的方法论反思[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02):182-185.

[2]人民网《人民日报评《少年的你》: 把校园霸凌带入公众视野》 https://yuqing.people.com.cn/n1/2019/1028/c429781-31423208.html

[3][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程革.纠缠在艳羡与拒斥之间——20世纪中国农村题材长篇小说中的“坏女人形象”叙事研究[J].文艺争鸣,2012(06):120-126.

[5]王璐琴. 探寻边界:儿童与成人的权力关系[D].南京大学,2018.

[6][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美]史蒂文·卢克斯.《权力:一种激进的观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猎影人 首次在lofter发表影评,认认真真思考和码字,用到传播学理论,希望大大能给个推荐~

评论(6)

热度(19)